本研究旨在運用動態評量的方式評估文化殊異學生的潛能。研究工具包括:1.新編中華智力量表及其相關例題;2.動態評量施測手冊及紀錄紙。動態評量介入模式採:標準化前測-介入教學-標準化後測。介入方式分為:作答前介入、作答中介入(少量、中度、大量)及作答後介入。評量結果旨在分析受試學生之潛能發展區間(ZPD),並做為未來設計文化殊異資優學生充實課程之參考。
本研究總計施測了12位原住民學生與6位僑生。評量結果發現學生之潛能發展區間平均為1.5個標準差(僑生平均1.6個標準差,原住民平均1.5個標準差)。就全體受試在前後測得分及各分測驗之平均數觀之,受試學生在各分測驗表現中,發展區間較為寬廣的分測驗依序為:圖形推理(M=2.0)、視覺記憶(M=1.4)、圖形統合(M=1.4)及邏輯推理(M=1.4);發展區間較為狹窄的分測驗依序為:語文關係(M=0.9)、語詞記憶(M=1.1)、及數學推理(M=1.1)。
18位受試學生之潛能發展區間介於0.5∼1.0個標準差者有2人,介於1.1∼1.5個標準差者有9人,介於1.6∼2.0個標準差者有5人,介於2.1∼2.5個標準差者有2人。在動態評量之後,智商達到120以上者在十八位受試中有八位。這八位學生原來在標準化前測中僅有一位智力達到資優鑑定的標準。研究者認為未來國內若能運用動態評量方式發掘文化殊異學生潛藏的才能,並藉由充實教學的機會協助其掘長補短,將可提高文化殊異學生之整體學習表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