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研究旨在探討干擾性學生在教室內之師生互動。研究對象為四名就讀台北市國小三年級到六年級具有干擾性行為或其他嚴重行為問題的學童。主要由教室中自然觀察的資料,以序列分析探討干擾性學生師生互動型態與歷程,並用質的描述性資料說明學生連續不順從行為對師生互動的影響。本研究結果顯示大部分教室內師生互動為中性互動。然而,教師和學生間正向和負向行為也有顯著互動的型態。在兩個行為序列方面,教師激發行為-學生後續反應的分析發現,案例一學生易順從教師正向/負向指令和正向/負向結果。而案例二、三和四學生易不順從教師正向/負向指令和正向/負向結果。學生激發行為-教師後續反應的分析發現,學生順從後多跟隨教師正向指令,很少老師(除案例一教師)使用正向結果。同樣的,學生不順從後多出現教師正向指令,而負向指令/負向結果則較少。在三個行為序列方面,四組案例學生順從的前事刺激和結果均為教師正向指令;而學生不順從的前事刺激和結果亦為教師正向指令(除案例二)。另外,案例二、三和四不順從的前事刺激和結果也出現教師負向指令和負向結果。就連續不順從行為而言,案例二、三和四易出現連續不順從的現象,這說明師生互動中可能的負增強機制。根據上述研究結果,本研究對未來教學實務有幾點建議,包括使用有效教室管理技巧促進正向互動;在行為矯正過程中預防學生連續不順從的行為;以序列分析評估學生問題行為以提供有效的行為諮詢。
|